将大米炒糊,再加水煮沸,然后在汤里加少许奶粉给腹泻的宝宝喝,可以有效止泻,帮助宝宝恢复健康。 中医专家解读:用炒过的大米碾成粉冲泡后服用治疗小儿腹泻,是简单易行的民间验方。治疗消化不良的焦三仙(炒山楂、炒麦芽、炒神曲)就是家喻户晓的中药,经过炒炙焦黄的谷稻芽(大米、小麦)具有消谷积、化肉食、运脾...
药物:大黄、甘草按4:1量,蜂蜜适量。 用法:先将大黄、甘草研末。每次0.5克调以蜂蜜服,每天3次,连服2天。
处方(一) 【辨证】脾胃气虚,运化无力。 【治法】补脾益气,消积杀虫,理气升清。 【方名】消积汤。 【组成】槟榔炭10克,鸡内金15克,水红子15克,党参25克,白术10克,山药20克,木香7.5克,贯众10克,芜荑7.5克,荷叶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药物:山药、鸡内金各60克,山查40克炒麦芽、炒谷芽各30克。 用法:上药共研末,加面粉500克、香油30克、芝麻15克、白糖15克、水适量,调匀,作成小饼,锅内烙熟,当饭吃。
[原料]获苓20克,大枣10克,山药20克,粳米50克,红糖适量。 [做法]大枣去核,与茯苓、山药、粳米同煮成粥,加适量红糖调味即可。 [用法]分3次佐餐食用。 [作用]健运脾胃,渗湿止泻。小儿脾胃气虚、食少便溏、体倦乏力者可经常食用。 [评注]茯苓甘平,淡渗利水去湿,补脾益胃,与山药、大枣佐用...
肝胆病食疗本草内容提要肝炎、结石、胆囊炎……这些常见的肝胆疾病严重地影响着人类的健康。除了请医生运用药物治疗以外,我们应该利用身边的食物积极预防疾并缓解症状、促进康复。《肝胆病食疗本草》正是从这个角度介绍了一些常见肝胆疾病的食疗调养方法,包括各类肝胆疾病的饮食调养原则和各种饮料、主食、菜肴的制作...
猪脊骨或腿骨150克,红萝卜200克。将二者洗净共煲汤服食。 本方适用于因肾脾虚弱所致的小儿佝偻病
鲜鸡肉500克,青辣椒、葱、火腿、蒜各50克,猪油250克,酱油20克。将鲜鸡肉削去皮,揩干净,切为滚刀,炒锅内放人猪油,待油温上升到50℃时,将鸡肉入锅炸一下捞起,锅中留油25克,将余油倒出,先下大蒜片,下青椒、火腿、葱炒一下,把鸡倒入锅内,加入酱油,加一匙肉汤,用淀粉勾芡,加入味精及少许芝麻...
田螺、酱油、醋各适量。将田螺漂洗干净,放于沸水锅中煮沸,挑取螺肉蘸调料吃,可以常煮食。 本方可治因钙代谢失调而引起的小儿佝偻玻
鹿茸100克,附片30克,猪蹄2只。将鹿茸切薄片,猪蹄洗净,3味同入锅,微火煮数沸,调味食用。 本方适用于小儿发育不良,骨软行迟,囟门不合等症。
生板栗500克,白糖250克。先将板栗加水煮半小时,待凉,剥去皮,放在碗内再蒸40分钟,趁热用刀将板栗压拌成碎泥,加入白糖搅匀,再把栗泥填平成饼状,摆在盘中即成色味俱佳的食品,可供患几经常食用。 本方常吃对治疗小儿佝偻病有效。
龟板(即乌龟的腹部甲壳)若干。将龟板用清水浸泡3日,但需每天换水。刮去污垢,放入砂锅内,加多量的水用文火煮,每天煮8―10小时,连煮3天,取出晒干,碾为细末。 每次1克,每日2―3次,开水吞服。 本方能有效地防治小儿佝偻玻
黄芪30克,五味子3克,猪肝50克,猪腿骨(连骨髓)500克, 先将猪骨髓敲碎,与五味子、黄芪――起加水煮沸,改用文火煮1小时,滤去骨片与药渣,将肝切片人汤内煮熟,加盐与少许味精调味,吃肝喝汤。 一剂可分1顿服完,宜常服,直至病愈。 本方适用于以脾肾虚弱为主要症状的小儿佝偻玻
药物:淮山药200克,茯苓100克,酒糟曲150克,丁香20克。 用法:上药研细末,过筛。饭后温水送服,每天3次,每次15克。
具体方法为:把6个熟鸡蛋黄放人沙锅中,用勺将蛋黄碾碎,用小火慢烤,油烤出来随时用勺盛出。烤出的油分3天给婴儿服完,每天早、中、晚3次或多几次也行。轻的腹泻吃一剂就见好,如需巩固,再用7个鸡蛋黄烤油就可以了。 江苏徐州陈潮阳 编辑提醒:鸡蛋黄油可治婴幼儿拉肚子,但有些两三岁以上的孩子因为含脂肪的食...
中医专家解读:这个偏方很有科学道理,也符合中医理论。鸡内金具有消食化滞的功效。在我们宰杀鸡鸭等鸟禽类动物后,打开鸡(鸭)胗就会发现里边包裹着许多泥沙,可见其消化的能力有多么强大!在农村,许多人家都会积攒几个鸡内金,放在锅里微火焙干,宝宝积食时研成细末喂给他吃,疗效非常显著。就是在今天,鸡内金仍大...
中药处方 【辨证】脾胃不和。 【治法】清热化滞,理脾助运。 【组成】茯苓10克,藿香10克,木香3克,川朴3克,川连3克,砂仁3克,焦曲10克,鸡内金3克,栀子6克,焦谷10克,稻芽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中药处方 【辨证】脾胃阴虚。 【治法】滋补胃阴,增进食欲。 【组成...
具有开胃健脾的功效。 用于厌食属脾胃虚弱者。嚼服,1~3岁每服6~8片,3~6岁每服8~12片,日服2次。
丁香为桃金娘科植物丁香的花蕾,含挥发油,油中主要为了香油酚,乙酸丁香油酚,樟草稀,丁香酮,胡椒酚以及多种挥发性成分。因其含有多量挥发油,故有抗菌,驱虫和芳香健胃作用。 中医认为,其性温,味辛,功能温中降逆,温肾助阳,适用于胃寒呕吐,呃逆,少食,腹泄,及肾阳虚引起的阳痿等症。 用量:1—3克,但胃...
健胃粥——小儿健胃偏方: 材料: 淮山50g,芡实50g,瘦猪肉200g,葱一根,粘米(白米)适量 作法: 1、白米用清水洗净后,先煮成湿粘状后备用。 2、葱、淮山洗净后切块。 3、瘦猪肉洗净后切块过水备用。 4、适量清水煮滚,然后放入淮山、芡实、猪肉、粘米。 5...
紫苏叶3克,生姜3克,红糖15克。生姜洗净,切丝,紫苏叶洗去尘垢,同装入茶杯内,以沸水200-300毫升,加盖浸泡5-10分钟,加入红糖搅匀,趁热饮用。主治外邪犯胃,突然呕吐,其病较急,常伴发热恶寒,头痛,胸脘满闷,不思饮食,舌苔白腻,脉濡缓。
在小儿腹泻高发期,家长要尽量少带孩子去人流密集的公共场合,做好孩子的卫生工作,防止孩子通过手抓食物、舔玩具等不好的卫生行为习惯把病菌带入体内。这样可很大程度上减少孩子发生腹泻的可能。轮状病毒可以通过空气传播,由此引起的腹泻比较难防,但只要加强护理、治疗得当,也没什么问题。一旦发生腹泻,不用着急送...
中医专家解读:马齿苋本身就是一味中药,具有清热、利湿、止痢的作用,常用来治疗腹痛、肠炎、红白痢疾,如果应用鲜药作用更好。
高良姜15克,粳米50克。 先煎良姜,去渣取汁,后下米煮粥,空腹食。 本方适用于胃寒所致呕吐。
神曲15克,丁香1.5克。同人药杯中,沸水冲泡,代茶饮。 本方适用于伤食之呕吐。
瘦羊肉500克,大蒜30克,葱、姜各5克,精盐、白糖各3克,料酒5毫升,酱油3毫升,面酱5克,味精2克,芝麻10克,核桃2个,香油10克,菜油500克(实耗25克),奶汤适量。将羊肉洗净,切2--3个整齐的块,葱洗净切段,姜切块,芝麻炒熟,大蒜去皮捣成泥,核桃打破取仁下锅烧开,放人姜、葱、羊肉焯...
枇杷叶10--15克(鲜者30---60克),粳米100克,鲜芦根60克,冰糖少许。先将枇杷叶用布包与鲜芦根(洗净切段)同煎汁。去渣,再与糯米煮粥,粥成后人冰糖,煮片刻即可。 本方对胃热呕吐有效。
竹茹、芦根各30克,生姜3片。水煎,取汁,代茶饮。 本方适用于胃热呢逆,呕吐诸症。
生姜、醋、红糖各适量。将生姜洗净切片,用醋浸腌24小时,同时取3片姜,加红糖适量以沸水冲泡片刻,待茶饮。 本方适用于小儿呕吐。
佛手10克,生姜2片,白砂糖适量。前2味水煎取汁,调入白纱糖温服。 本方适用于脾胃气滞所致之呕吐。
天麻9克,钩藤12克,石决明15克,藕粉如克,白糖适量。将天麻、钩藤、石决明布包煎水去渣,趁热冲熟藕粉,白糖调味,顿服。日1剂,连服4——5剂。 本方适用于小儿惊恐气逆之所致呕吐者。
鲜土豆100克,生姜10克,鲜橘汁30毫升,佛手20克。将土豆、生姜、佛手榨汁,兑入鲜橘汁调匀,烫温服用,互日1次。
橘皮3--5克,粳米50克。将橘皮晒干,碾炒细末,用粳米加水入砂锅内,煮作稀粥,入橘皮末稍煮片刻,待粥稠停火,每日早晚复温热服食,5天为1疗程。
小米100克,鲜嫩黄瓜300克,生姜10克,精盐2克。将黄瓜去皮去瓤,洗净切薄片,大米洗净,姜洗净拍破,砂锅加清水1000毫升,下大米,大火烧开,小火慢煮至米烂时下瓜片。再煮至汤稠,表面浮有粥油时人盐调味,作餐食。 本方适用于暑热吐泻。
鲜白萝卜500克,蜂蜜150克。将萝卜洗净,切成丁,放在沸水内煮沸即捞出,把水控干,晾晒半日,再放入锅内,加入蜂蜜,以小火煮沸,调匀,待冷,装瓶备用。一般饭后食用。 本方适用于伤食呕吐。
方1 〖组成〗葱白3根、生蜜、阿胶未各适量。 〖用法〗葱白煎汤,调生蜜、阿胶未服,再以葱头裹蜜,插入肛门。 〖主治〗小儿二便不通。 方2 〖组成〗葱头2根、酒糟一撮。 〖用法〗共捣烂炒热,敷肚脐上,外用布包。 〖主治〗小儿大小便不通。 方3 〖组成〗葱白汁、乳汁各等份。 〖用法〗混合调匀,抹小儿...
肉豆蔻为肉豆科植物肉豆蔻的种子,内含多种挥发油,油中主要成分萜烯类,还含脂肪油,油中存在大量肉豆蔻酸。其所含挥发油有抗菌作用,对胃肠道有局部的刺激作用,增加蠕动,促进胃液分泌,因而有增进食欲促进消化的功效;同时肉豆蔻有止泻作用。 中医认为,其性温、味辛,功能温脾胃,行气,消食,固肠,适用于脾胃虚...
厌食是儿童摄食行为异常的一种表现,各年龄段孩子均可发生,其中以学龄前儿童较多。山药内金粥调治小儿厌食疗效好。 原料:山药15-20克,鸡内金9克,粳米150克,白糖适量。 做法:将山药、鸡内金研成细末;锅置火上,放入适量清水,再加入米、山药末、鸡内金末共煮粥,熟后加适量白糖调味即可,佐餐食。 山...
取山药500克研为极细末,装入瓶中密封待用。用法,取山药末5-10克,加水适量调匀,加温后熬成稀粥,于呷奶前或者饭前口服,每大早、中、晚各1次,经临床验证几十例,均在用药3-5天后全部治愈。
药物:山楂片20克,大枣10枚,鸡内金2个,白糖少许。 用法:山楂大枣烤焦呈黑黄状,加鸡内金、白糖煮水,温服,每天2-3次,连服2天。温馨提示: 为您提供最新偏方咨询,想了解更多精彩的偏方文章,请点击返回偏方专题。
中药处方(一) 【辨证】脾胃不和,中焦湿热。 【治法】健脾和胃,祛湿止泻,安神定惊。 【方名】小儿理脾和胃散。 【组成】山药10克,茯苓10克,薏米10克,山楂10克,扁豆10克,陈皮10克,神曲10克,芡实10克,莲子6克,砂仁5克,黄连2克,麦芽20克。 【用法】上药共焙...
猕猴桃浸膏方 组成:新鲜猕猴桃全果,水煎煮,制成浸膏片,每片0.3g(相当生药2.2g),每日2~3次,每次4片。 主治: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2.茄棵花生秧方 组成:用秋后不再结茄子的茄棵,晒干打碎,水煎2次,浓缩成膏,放干燥箱内制成块状;花生秧水煎2次,浓缩成膏,放干燥箱内制成块状。两药制剂按...
小儿消化系统功能不健全,临床上各种原因均可导致胃肠功能紊乱而引起腹泻。轻者仅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大便稀软,重者则泻下无度,伴脱水,甚至危及生命。所以一旦发生腹泻,要及时就诊,彻底治疗。在药物治 疗的同时,辅以食疗,疗效会更好。 山楂萝卜饮 山楂15-30克,白萝卜250克,切碎煮汁,...
青苹果治小儿腹泻 用料:青苹果1个。 制法:将苹果放在火中靠熟。 用法:每日吃1个。
1.黄瓜5条洗净去瓤,切成条,加少许水煮沸去掉多余的水,趁热加入蜂蜜100克,调匀至沸即成。日服2~3次,适量服。 2.将白果仁晒干(银杏),研末,将鸡蛋从上端用小钉扎一个小孔,再将白果粉末装入鸡蛋内。再将鸡蛋置放烧架上微火烘烧至熟,去皮食用。治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症。 3.将苹果去皮切片,放碗内...
山药粉治婴儿腹泻 用料:山药粉15克。 制法:山药粉加开水120毫升,温火煮成100毫升。 用法:每日三次,一日吃完。
黄瓜治暑热泄泻 药物:黄瓜5条,蜂蜜100克。 用法:将黄瓜洗净,去瓤,切成条,加少许水,煮沸后去掉多余的水,趁热加蜂蜜再加热至开锅即成。食用。
嫩高粱霉治小儿腹泻 药物:嫩高粱霉4-5个。 用法:在高粱吐穗时取其刚生长出来的嫩乌霉。用水洗净吃。
(1)吴茱萸10克,研末,醋调成厚糊状,敷脐部,外用纱布固定。 (2)车前子6克、六一散10克,共研细末填脐,每日1次,用于湿热泻。 (3)伤湿止痛膏或消炎止痛膏贴于脐部,泻止后再贴2天。 (4)食盐50-100克,炒熟,装入布装,置于脐部以不烫伤皮肤为度,每日3-5次,每次20分钟...
(1)苹果1-2个,去心捣泥,分数次喂服。 (2)胡萝卜250克,水煮取浓汁,分数次喂服。 (3)粳米50克、山药60克,共煮粥食之,每日1-2次。 (4)扁豆60克,水煮取浓汁,分次服用。
中药处方(一) 【辨证】湿热。 【治法】淡渗利水,清利湿热,健脾燥湿。 【方名】止泻汤。 【组成】 匾蓄7.5克,瞿麦7.5克,车前子7.5克,木通5克,滑石7.5克,通草7.5克,党参7.5克,赤苓7.5克,白术7.5克,生甘草5克,莲肉7.5克,扁豆7.5克,薏苡仁7.5克,...
简称佝偻病,俗称软骨病,是小儿常见玻其原因是维生素D不足引起全身性钙、磷代谢失常和骨骼改变。大多发生于1岁以内的生长发育迅速、早产、双胎和人工喂养的小儿。表现为骨骼生长发育障碍和肌肉松驰、易惊、多汗等。本病的主要防治措施如下: 未病先防 1.做好孕妇乳母保健工作,怀孕期间就应注意生活起居...
小儿佝偻病是一种以骨骼生长发育障碍和肌肉松弛,易惊、多汗为主要特征的全身性疾玻其发病原因是先天禀赋不足,乳食失调,复感疾病,调护失宜,日光不足,以致脾肾虚损,骨质柔弱或畸形。临床常用的治疗小儿佝偻病的偏方、验方主要如下。 [方一] 黄芪30克,五味子3克,猪肝50克,猪腿骨(连骨髓)50...
白芝麻。煎水代茶饮。 功效:清热和胃。
处方(一) 【辨证】脾胃阴伤,肝木横逆。 【治法】以甘理胃,以酸制肝。 【方名】加味脾胃健运汤。 【组成】西洋参2.1克(药液煎服),麦冬9克,北五味肉3克,干葛5克,川莲3克,白芍3克,乌梅3克,茯苓12克,南豆12克,木瓜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次,日服2次。
小儿消化不良偏方中药方剂处方(一) 【辨证】脾虚暑湿挟滞阻于胃肠,而使清浊升降失常。 【治法】清肠助运,消导化滞。 【方名】清肠消导汤。 【组成】白头翁6克,香附4克,砂仁1克,茯苓5克,苍术炭5克,山楂6克,焦神曲8克,炙甘草1克。 【用法】浓煎200毫升,每日可分多次服。...
[原料]炒麦芽10克,炒山楂片3克,红糖适量。 [做法]取炒麦牙、炒山楂加水1碗共煎15分钟取汁,加入红塘调味即可。 [用法]饭前、饭后饮用均可。 [作用]消食化滞、健脾开胃,用于伤食(乳)泄泻、厌食、腹胀等症。 [评注]炒麦芽善消面食,除积滞;山楂解肉食油腻,行积滞。二药合用,既消食又开胃,且...
大黄干草散 药物:大黄、甘草按4:1量,蜂蜜适量。 用法:先将大黄、甘草研末。每次0.5克调以蜂蜜服,每天3次,连服2天。 来源:浙江中医杂志1987
肥儿饼 药物:山药、鸡内金各60克,山查40克炒麦芽、炒谷芽各30克。 用法:上药共研末,加面粉500克、香油30克、芝麻15克、白糖15克、水适量,调匀,作成小饼,锅内烙熟,当饭吃。 来源:山东中医杂志1988
淮曲散 药物:淮山200克,茯苓100克,酒糟曲150克,丁香20克。 用法:上药研细末,过筛。饭后温水送服,每天3次,每次15克。 来源:湖南中医1988
萝卜葱白汁 药物:白萝卜、葱白各适量。 用法:上两味洗净,切小块,捣烂取汁。多量饮用。
鲜石斛12克,玉竹9克,北沙参15克,麦冬12克,山药10克,甘蔗汁250克。 前5水煎取汁,合甘蔗汁搅匀,代茶饮。 本方适用于小儿因胃阴不足所致之厌食症。
小儿厌食 小儿厌食是以小儿较长时间见食不贪,食欲不振,甚至拒食为主要特征。本病发生的原因是由于脾胃虚弱或饮食不节,喂养不当,脾胃不和,运化失职所致。常用的临床验方、偏方主要如下。 [方一] 神曲10--15克,粳米适 量。先将神曲捣碎,煎取药汁 后,去渣,人粳米,一同煮为 稀粥。 ...
药物:淮山200克,茯苓100克,酒糟曲150克,丁香20克。 用法:上药研细末,过筛。饭后温水送服,每天3次,每次15克。
对于小儿厌食,可用健脾汤治疗: 方药:白术、生谷芽、生麦芽、焦山楂各10克,神曲9克,枳实、陈皮各6克。 功效:健脾和胃、行气导滞。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服10剂为1个疗程。 主治:厌食症。 加减:偏于湿重者加苍术10克;偏于胃阴不足者加生地、石斛各9克;病程长、偏于气虚者加党参、黄芪各10...
清热解毒厌食是指小儿长期食欲不振,甚至拒食的一种病证。引起厌食的原因很多,有急慢性疾病的影响,如佝偻并贫血、慢性肠炎、长期便秘、结核病等,体内缺锌,不良的饮食习惯,以及不正确的喂养方法等,均可导致厌食的发生。本病属中医学的“纳呆”、“恶食”等病证范畴。临床辨证主要分为脾气虚弱、胃阴不足、饮食积滞...
西医对小儿厌食症的治疗主要以消化酶类、维生素类、微量元素的补充来满足机体对能量物质的需求。目前,比较一致地认为微量元素的缺乏可引起厌食症,故多采用锌剂治疗含锌量低的厌食症,而对含锌量正常的厌食症患儿暂无特异性治疗。况且锌剂只能改善症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长期使用锌剂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单纯补锌也...
处方(一) 【辨证】饮食失调,喂养不当,影响受纳运化。 【治法】消食导滞。 【方名】消积散。 【组成】焦神曲4.5克,焦山楂4.5克,焦麦芽4.5克,鸡内金1.5克,枳壳3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每日1剂,包煎,加水500毫升,煎至100毫升,分3次服。病情严重者,用量可加倍。 【出处】舒鸿...
中药处方(二) 【辨证】脾胃不和。 【治法】清热化滞,理脾助运。 【方名】理脾化滞汤。 【组成】茯苓10克,藿香10克,木香3克,川朴3克,川连3克,砂仁3克,焦曲10克,鸡内金3克,栀子6克,焦谷10克,稻芽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出处】梁宗翰方。
中药处方(三) 【辨证】脾胃阴虚。 【治法】滋补胃阴,增进食欲。 【方名】凉润增食汤。 【组成】沙参10克,麦冬10克,扁豆10克,玉竹10克,天花粉10克,山楂7.5克,麦芽7.5克,鸡内金7.5克,百合15克,每日1剂,日服2次。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陈有恒方。
中药处方(四) 【辨证】脾失不运,饮食积滞。 【治法】导滞运脾。 【方名】导滞运脾方。 【组成】北条参10克,炒白术6克,炒扁豆8克,炒苡仁8克,炒枳壳6克,砂仁3克,槟榔8克,胡黄连3克,莲米8克,乌梅6克,焦三仙18克。 【用法】上方药量系3-5岁1日煎剂量,可根据年龄大小酌情增减。
中药处方(一) 【辨证】饮食失调,喂养不当,影响受纳运化。 【治法】消食导滞。 【方名】消积散。 【组成】焦神曲4.5克,焦山楂4.5克,焦麦芽4.5克,鸡内金1.5克,枳壳3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每日1剂,包煎,加水500毫升,煎至100毫升,分3次服。病情严重者,用...
中药处方(一) 【辨证】脾胃气虚,运化无力。 【治法】补脾益气,消积杀虫,理气升清。 【方名】消积汤。 【组成】槟榔炭10克,鸡内金15克,水红子15克,党参25克,白术10克,山药20克,木香7.5克,贯众10克,芜荑7.5克,荷叶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
中药处方(一) 【辨证】脾胃气虚,运化无力。 【治法】补脾益气,消积杀虫,理气升清。 【方名】消积汤。 【组成】槟榔炭10克,鸡内金15克,水红子15克,党参25克,白术10克,山药20克,木香7.5克,贯众10克,芜荑7.5克,荷叶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
中药处方(一) 【辨证】脾胃阴伤,肝木横逆。 【治法】以甘理胃,以酸制肝。 【方名】加味脾胃健运汤。 【组成】西洋参2.1克(药液煎服),麦冬9克,北五味肉3克,干葛5克,川莲3克,白芍3克,乌梅3克,茯苓12克,南豆12克,木瓜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次,日服2次。 ...
药物:山楂片20克,大枣10枚,鸡内金2个,白糖少许。 用法:山楂大枣烤焦呈黑黄状,加鸡内金、白糖煮水,温服,每天2-3次,连服2天。
(1)独脚金10g,猪横利一条,以四碗水煎成两碗水,作汤饮服。 (2)谷芽15g,布渣叶10g,孩儿草10g,猪肚或牛肚1/3~1/4个,以四碗水煎成两碗水,作汤饮服。 小儿厌食症的危害 小儿处于不断生长发育中,相对比成人需要更多的各种营养素供给。如果各种营养素供给不足,不但会影响小...
大米500克,南瓜大半个(或2--3斤),红糖适量。将大米淘净,加水煮至七、八成熟时,滤起,南瓜去皮,挖去瓤,切成块,用油、盐炒过后,即将过滤之大米倒于南瓜上,慢火蒸熟。若蒸时加入适量红糖,其味更美。 本方适用于脾失健运所致之厌食症。
鲜麦冬500克,白蜜适量。将鲜麦冬捣汁,人白蜜,隔水加热至饴糖状。每眼2--3七匙,用温酒或白开水化服。 本方适用于小儿固体虚所致之厌食。
炒扁豆、党参、玉竹、山栀、乌梅各等分,白糖适量。各药加水同煮,至豆熟时取汁,加白糖饮服。 本方适用于因脾胃虚弱所致的厌食症。
通便茶 药物:胖大海3枚 用法:上药放入盖杯中,用沸水冲泡,当水饮用。 疗效:次方治婴幼儿便秘32例,均收显效。 来源:浙江中医杂志 1990
大黄粉 药物:大黄适量 用法:将大黄烘干研末备用。 用时取10克,加少量酒调成糊状,涂于肚脐部,用纱布固定,再用热水袋热敷10钟,每天1次。 疗效:次方治婴幼儿便秘30例,痊愈28例,有效2例。 来源:浙江中医杂志 1988
婴幼儿腹泻是致病性大肠杆菌和肠道病毒而引起肠道消化功能紊乱的一个综合征。以大便稀薄,便次增多,或如水样为特征。属中医学“腹泻”、“泄泻”范畴。 未病先防 做好病前调养护理与卫生十分重要。 (一)一般措施 1.提倡母乳喂养。如人工喂养,要注意适当稀释牛奶和消毒食具,最好每日煮沸或蒸...
芋头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芋头中含有一种天然的多糖类高分子植物胶体,有很好的止泻作用,并能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 当小儿发生腹泻时,可取个大肥实的芋头煮或烤熟,剥皮蘸白糖吃,不拘多少,每日1~2次,单纯腹泻可停用其他药物。一般1~2次大便即可成形,腹泻停止。患儿家长不妨一试。
李浚川,全国名老中医,行医执教50载,精通医理,勤于实践,学验俱丰。李老认为,儿童厌食症是一种似疳非疳,似积非积的病证,多因喂养不当,脾胃虚弱,湿热阻滞中焦或胃阴不足而致。现将李老治疗儿童厌食症的经验总结如下。 1.整体辨治,健脾化湿。治疗小儿厌食症,必须在整体辨治的基础上,注重健脾化湿。因脾主...
先说一下预防:首先要保持合理的膳食。有良好的进食习惯。动物食品含锌较多,须在膳食中保持一定的比例。此外可增加锌的摄入量,于100g食盐中掺入1g硫酸锌,使锌的摄入达到标准用量(约每日10mg),食欲可以增加。如有慢性疾病和营养不良,须及早治愈。 小儿(儿童)厌食症主要的症状有呕吐、食欲不振、腹泻...
1.黄瓜5条洗净去瓤,切成条,加少许水煮沸去掉多余的水,趁热加入蜂蜜100克,调匀至沸即成。日服2~3次,适量服。治疗小儿夏季发热泄泻症。儿童0家教0幼儿0教育 2.在高梁吐穗时,剪取其刚生长出来的嫩乌霉(未黑的),2~5个,用水洗净吃。治小儿腹泻。儿童1家教1幼儿1教育 3.将白果仁晒干(银杏...
我家孩子经常腹泻,邻居告诉我一个小偏方:用一小撮茶叶、几颗去了皮的大蒜瓣,放在锅里煮水,开了锅再煮三四分钟,晾到温凉,给孩子当水喝,视情况喝上一两回。每次孩子腹泻,我都用这个小偏方,效果很好。 茶叶有收敛的作用,可以缓解泻肚。大蒜无论生熟都有消毒的作用,不仅能治痢疾杆菌,因此这个小偏方对于轻度腹...
扁豆佛手饮 [配方]胡黄连、广木香、焦甘草各2克,六曲、焦白术各9克,青皮、陈皮各4克,炒扁豆9克,佛手3克,白糖40克。 [制作] 1.将以上药物放人锅内,加水600毫升,置武火烧沸,再用文火煎熬25分钟,倒出煎液,再加水500毫升,煎煮20分钟.用纱布过滤除去药渣,合并煎液,在药液内加入白糖...
瘦羊肉500克,大蒜30克,葱、姜各5克,精盐、白糖各3克,料酒5毫升,酱油3毫升,面酱5克,味精2克,芝麻10克,核桃2个,香油10克,菜油500克(实耗25克),奶汤适量。 将羊肉洗净,切2--3个整齐的块,葱洗净切段,姜切块,芝麻炒熟,大蒜去皮捣成泥,核桃打破取仁下锅烧开,放人姜、葱、羊肉...
炒白术、炒扁豆、砂仁、佩兰、鸡内金各5g,焦山楂、谷芽各10g,甘草3g。 制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服。 疗效:2—3剂显效。
炒麦芽、焦山楂、炒神曲各10g,炒内金5g,炒莱菔子6g。 制用法:共为细面,加白面和水调成糊状,睡前敷患儿脐上,外用纱布固定,次晨取下, 每日1次,5天为1疗程。 疗效:1疗程即愈。
现在的小孩很多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娇生惯养,想吃什么就买什么,导致很多孩子挑食、厌食。从而造成营养不良,那么如何预防孩子营养不良的发生呢?小孩营养不良该如何治疗呢? 处方(一) 【辨证】脾胃气虚,运化无力。 【治法】补脾益气,消积杀虫,理气升清。 【方名】消积汤。 【组成】槟榔...
中毒型菌痢是急性细菌性痢疾的暴发型,是由痢疾杆菌所致的肠道传染玻临床特点为突发高热、抽搐、昏迷,或迅速出现休克或呼吸衰竭,以2~7岁小儿多见,发病急骤,病情严重。少数病例开始为普通型急性痢疾,1~2天内才转为中毒型。近年来本病有减少趋势。 中医称中毒型菌痢为“疫毒痢”、“疫痢”、“时疫痢”。 病...
引起婴幼儿腹泻、腹胀有以下两种主要原因。一类为非感染性因素造成的,如饮食喂养不当或天气变化均可引起腹泻。饮食方面引起的腹泻包括进食过多或过少;食物成分改变,加糖过多(反之,糖分摄入过少易引起便秘);添加辅食过快,引起不适,天气炎热时给孩子断奶等。天气变化如孩子受凉,可使肠到功能紊乱;气候炎热可使...
方药:炒山药30克,焦神曲12克,微炒鸡内金6克。 用法:将上药共研细末,每日用量为:6个月以内1.5克,6个月—1岁3克,按年龄每岁3克渐增。加糖适量,用热水调成糊状,分3次口服。5日为1疗程。功能:健脾和胃,消食止泻。 主治:迁延性及慢性婴幼儿腹泻,症见婴儿久泻不愈,大便酸臭夹有不消化之物,...
婴幼儿泄泻临床分型:①伤食型:腹胀腹痛,泻前哭闹,泻后痛减,大便腐臭;②风寒型:便稀多沫、色淡,肠鸣腹痛,伴发热流涕;③湿热型:大便如水样,伴不消化食物,色绿或黄带粘液,肛门灼热发红;④脾虚型:大便时泻时止,久泻不愈,完谷不化,每于食后作泻,面色苍白;⑤脾肾阳虚型:久泻不止,食入即泻,完谷不化,...
方法:鸡内金方 配方:鸡内金若干 用法:将鸡内金晒干,捣碎,研末过筛,饭前一小时服3克,每日2次 主治:消化不良,积聚腹胀等症 功效:消极化滞治咳嗽方
我生孩子时怀胎未足月,可能是先天脾胃功能较弱的缘故,孩子从出生开始就经常拉肚子,每天拉好几次。大人用的止泻药不敢随便给孩子吃,常用的妈咪爱、乳酸菌等也不见效,总是反反复复。 腹泻除影响婴幼儿对食物中营养物质的吸收外,还消耗体内储存的营养物质,如长期慢性腹泻就会造成营养不良,使患儿身体瘦弱,抵抗力...
■脾胃阴虚 症见不欲饮食,口舌干燥,食少饮多,面色少华,皮肤不润,小便黄赤,大便偏干,舌红少津、苔少或花剥,脉象细数。此为素体阴虚或热病伤阴,致脾胃阴液受损所致。 治法:滋脾养胃。方用养胃增液汤:石斛6克,乌梅5克,沙参7克,玉竹9克,白芍7克,甘草3克。若脾气虚者,可加山药9克,扁豆12克以补...
药物:山药、鸡内金各60克,山查40克炒麦芽、炒谷芽各30克。 用法:上药共研末,加面粉500克、香油30克、芝麻15克、白糖15克、水适量,调匀,作成小饼,锅内烙熟,当饭吃。
柞树皮50克,无花果7枚,装入暖瓶中,加开水浸泡1小时后倒入容器中。当水热时,以蒸气熏小儿脚掌,待水温降至30℃左右,将脚泡于药液中,并以药液淋洗膝关节以下15分钟。每日2次,7天为1疗程。
药物:白萝卜、葱白各适量。 用法:上两味洗净,切小块,捣烂取汁。多量饮用。
看老黄历举报投诉方式:电话: 邮箱:
(接受色情、低俗、侵权、虐待等违法和不良信息的投诉)
版权所有:看老黄历Copyright © 1996-2022 闽ICP备2021002823号-30
All Rights Reserved